發布時間:2024-06-29
生活中流傳著一句俗語: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其實牙疼是一種牙體及口腔組織的疾病,忽視牙疼所造成的后果,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
近日,東平縣人民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鄭明哲接診了一位牙痛伴有面部腫大癥狀的患者。據了解,患者就診前幾天牙齒疼痛,但是沒放在心上,后來面部開始逐漸腫大并伴隨張口受限,才來醫院就醫。鄭醫師接診后,通過詢問病史、探查口腔,判斷出患者有面部腫脹加劇并影響呼吸的風險,立即將患者收入住院。經過積極治療,患者病情明顯好轉,面部腫脹逐漸消退。出院前,鄭醫師向患者仔細交代了注意事項,并留下了聯系方式便于為患者隨時提供幫助。出院后回訪得知患者目前病情穩定,無不適癥狀。
據統計,近半年來,東平縣人民醫院口腔科陸續收治面部腫脹患者十余例,都是被“沒什么大問題”“忍忍就好了”“這就是上火”這類傳統觀點拖延了的頜面間隙感染疾病,經住院治療后,均恢復良好出院。
那么面部腫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風險?如何預防和治療呢?為了讓更多百姓獲知健康知識,做好疾病預防,在工作中愛總結思考又熱愛科普的鄭明哲醫師帶著這些問題的答案,精心組織策劃腳本,參加了東平縣衛健局主辦的“健康科普 我說我秀”2024年東平衛健達人脫口秀比賽,將日常工作中積累的案例、總結的經驗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講述出來,向大家科普頜面間隙感染的防治知識,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榮獲大賽一等獎。
科普時間 頜面間隙感染 頜面部間隙感染是指由于感染侵及頜面部潛在間隙導致疏松結締組織溶解出現的癥狀。主要病因為病原體感染。臨床癥狀包括頜面部腫脹、疼痛、淋巴結腫大,可導致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的并發癥。目前主要通過藥物及手術治療。 病因 頜面部間隙感染的主要病因為病原體感染,好發于口腔衛生不良者、口腔疾病患者等人群。此外,免疫力低下和不良衛生習慣是頜面部間隙感染的常見誘因。 癥狀 頜面部間隙感染的典型癥狀包括頜面部腫脹、疼痛、淋巴結腫大,全身癥狀嚴重,出現高熱、寒戰、脫水、食欲減退、全身不適等中毒癥狀,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是本病常見的并發癥。 1.頜面部腫脹 頜面部間隙感染表現為急性炎癥過程,快速出現顏面、頜周及口咽區軟組織腫大。發生在淺層間隙感染者,局部體征極為明顯,可見頜面部腫脹嚴重,可捫及波動感。發生在深層間隙感染者,局部體征多不明顯,頜面部腫脹較輕,可有局部有凹陷性水腫。 2.疼痛 這是頜面部間隙感染最明顯的癥狀,早期即可出現疼痛,與間隙內腫脹有關,為持續性脹痛,皮膚表面出現紅腫熱痛,壓痛明顯。嬰幼兒患者疼痛較成人嚴重。 3.淋巴結腫大 部分患者感染累及頜面部淋巴結,出現淋巴結腫大疼痛。 4.其他癥狀 頜面部間隙感染全身癥狀嚴重,出現高熱、寒戰、脫水、食欲減退、全身不適等中毒癥狀。 治療 那發現自己已經有了以上表現,我該怎么辦呢?及時就醫!及早就醫! 頜面部間隙感染的治療需要及時有效,避免出現進行性惡化。早期進行廣譜抗生素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形成膿腫者及早切開引流治療。 預防 1.注重口腔衛生保健,定期口腔檢查,半年或一年一次; 2.積極治療病患牙,如經常發生根尖周炎的牙齒、阻生智齒、重度牙周炎等; 3.不要忽視牙疼,當出現牙疼和面部腫脹時,盡早去醫院口腔科就診,不治療或姑息治療,都有可能使炎癥擴散,導致間隙感染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那時候再治療,不僅治療費用高,治療難度也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