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23
(一)入院宣教
1、向患者和家屬介紹住院環境、住院須知、衛生制度、醫院的規章制度及有關病房管理制度。介紹主管醫生和負責護士,使患者盡快熟悉環境,以最佳心態接受治療。
2、對患者進行基本評估,向患者和家屬講解基礎知識:癲癇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
3、安全指導,告知患者避免外出,住院期間需家屬陪護,發現癲癇發作及時通知醫護人員。
(二)住院指導
1、結合患者個體因素,詳細講解癲癇的發病原因、治療護理方法及預后等知識,尋求患者和家屬的配合。
2、飲食指導:食物以清淡、無刺激性為宜,避免過饑、過飽,勿暴飲暴食,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不宜過食油膩、生冷和刺激性食物,應保持大便通暢,多食新鮮蔬菜,營養豐富的食物,戒煙酒。
3、用藥指導:向家屬及患者介紹用藥的方式,必須嚴格遵醫囑用藥,不擅自停藥或不規則服藥或調藥, 突然停藥會引起癲癇持續狀態,不規則用藥是不能控制發作的主要原因。服藥時還應注意藥物的毒副反應,及時向醫生反映,醫生可考慮換藥并給予處理。服藥理想療效為既完全控制發作又不產生不良反應。
4、安全指導:①癲癇發作時,家屬要保持冷靜,將病人平臥,取出假牙、頭偏一側,松開衣領和褲帶,口腔內放入小毛巾或牙墊,防止咬傷舌頭,看護好病人,防止摔傷,但不要強行按壓抽摔的肢體,防止骨折或脫臼,不可灌水、進食,對于口腔內的嘔吐物要及時清除,防止窒息。如出現呼吸抑制、癲癇持續狀態時應急打“120”送醫院搶救。②發作間歇不要擅自離開病房,并有專人陪護。 5、心理指導:癲癇患者要正視現實,做好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思想準備,在精神上不產生病態心理。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掌握必要的有關知識,明確自己的病情,掌握自己發作時的特點以及容易引起發作的誘因
(三)出院指導:
1、服用藥物指導要點
⑴ 病人出院時護士將出院所帶藥親手交與病人或家屬,詳細交待各 藥物服用的注意事項、方法、時間、劑量 ⑵ 告之病人及家屬癲癇病只能控制抽搐發作,很難根治,治療應是長期的或者終身的。
⑶ 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服藥期間出現不適,不要自行停藥或換藥,應及時來院就診,給予調整用藥。
⑷ 解釋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及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并告訴病人輕度的不良反應不需停藥,服藥期間定期復查血藥濃度。
2、 正確處理飲食、工作、休息.
(1)病人合理膳食,尤其增加魚、蝦、蛋、綠色蔬菜等補充抗癲癇藥引起的體內鈣、葉酸、維生素K、維生素B 6 的缺乏,禁煙酒咖啡等刺激性物品。
(2)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避免從事思想高度集中的工作,如:高空作業、游泳、駕駛等。不要在河邊、懸崖邊走動,洗澡時不要用盆浴,必要時要有人監護,以防止發生意外。要勞逸結合,防止連續過度疲勞地工作。
(3)獨行時,應攜帶病歷卡,以便救護。教給患者掌握發作前一瞬間的先兆癥狀,以便立即找安全的地方休息,防止摔傷。
(4) 一定要保持充足睡眠,防止魯米那、安定藥物的后遺現象而導致病人摔傷。同時要注意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盡量減少和避免感冒。
3、 心理指導:病人應保持情緒樂觀,不要因自卑感而孤獨離群,適當地參與一些活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并需閱讀一些書籍,了解有關癲癇病的常識,善于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忌緊張、發怒等。告知家屬癲癇患者容易激動、暴怒,因此要適當遷就,及時安撫。
4、定期復診:在用藥期間必須定期復診, 開始每2~3周復查1次, 半年后3~6個月復查1次。復查內容有臨床癥狀是否緩解、肝腎功能、血常規, 其目的主要是判斷療效, 調整藥物劑量, 了解有無藥物不良反應。若在此期間病情有變化或出現毒副作用,即應隨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