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突發急性心肌梗死識別與救治——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發布時間:2025-03-21
心肌梗死現狀調查顯示,心血管病在我國城鄉居民死因中高居首 位,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猝死最 大的病因。據推算,我國心血管病患者達3.3億,約占我國總人口的近1/4,而急性心肌梗死近年來發病逐漸年輕化,卻并未引起國人足夠的重視。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臟血管突然堵塞導致供應心臟的血液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及時識別癥狀、快速就醫和科學護理能顯著降低死亡風險。以下是關鍵知識點:-劇烈胸痛:持續胸骨后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含服硝酸甘油不緩解。-伴隨癥狀:大汗、惡心、呼吸困難、左肩/背部放射痛。2. 不典型癥狀(易被忽視,尤其女性和糖尿病患者):- 上腹痛(類似胃痛)、牙痛、喉嚨緊縮感、頭暈、乏力、意識模糊。
- 立即撥打120:禁止自行駕車或步行就醫,救護車可提前做心電圖并啟動急救流程。- 藥物使用:若血壓正常且無禁忌,可**嚼服300mg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藥物。- 吸氧:有條件者可給予低流量吸氧(2-4L/min)。- 介入手術(PCI):黃金時間內(12小時內)通過導管疏通堵塞血管,植入支架。
- 抗血小板(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抗凝(肝素)、調脂(他汀類)、β受體阻滯劑等。- 根據病情臥床休息,穿刺部位制動24小時,監測心率、血壓、血氧。- 藥物依從性:嚴格遵醫囑服用雙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不可擅自停藥。- 心臟康復訓練:在醫生指導下逐步進行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 心理調節:焦慮/抑郁是常見并發癥,必要時尋求心理干預。- “三高”管理:血壓<130/80mmHg,空腹血糖<6.0mmol/L,LDL-C<1.4mmol/L。- 戒煙限酒:吸煙者心梗風險增加2-4倍,需徹底戒煙。
- 飲食:多吃蔬果、全谷物,減少飽和脂肪(如肥肉、動物內臟)。- 運動:每周5次,每次30-4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 體重:BMI控制在18.5-24.9,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
-誤區1:“胸痛緩解=沒事了”→ 可能為短暫緩解,仍需就醫。-誤區2:“支架后痊愈”→ 支架僅解決局部堵塞,需長期控制動脈硬化。-誤區3:“年輕不會心梗”→ 近年青年心梗發病率上升,與熬夜、壓力大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