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7-24
什么是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供給心臟營養物質的血管——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粥樣硬化或痙攣,使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種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
冠心病多發生在40歲以后,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55歲以下的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腦力勞動者多于體力勞動者,城市居民多于農村居民。平均患病率是6.49%,而且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冠心病在我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并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
冠心病臨床癥狀主要分為5種類型
1、心絞痛型:表現為胸骨后壓榨感,悶脹感,持續3-5分鐘,常發散到左側臂部,肩部、下頜、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緩解。
2、心肌梗塞型:疼痛部位與心絞痛部位一致,但持續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有時候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伴有低熱、煩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惡心,嘔吐,心悸,頭暈,極度乏力,呼吸困難,瀕死感,持續30分鐘以上,長達數小時。
3、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有廣泛的冠狀動脈阻塞,心肌缺血卻沒有心絞痛發作。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出現心力衰竭的表現,如氣緊、水腫、乏力等,還有各種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預測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癥狀出現以后1小時內發生心臟驟停所致。
冠心病10大高危人群
1、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心肌梗塞與冠心病的猝死發作與年齡成正比。
2、吸煙的人:吸煙者罹患這種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煙者至少大2倍。
3、不好的膳食習慣的人:常進較高熱量的膳食、較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者易患本病。伴隨食量多的人也易患本病。
4、高血壓或糖尿病病人,將增加冠狀動脈病的危險。
5、具有冠心病家族遺傳史的。
6、體重超重人群:體重超重多過20%的人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比體重健康的人高3倍。
7、缺乏體力活動的人:如果是從事經常坐著不動的工作,罹患冠狀動脈病的可能性就比從事包含體力勞動在內的工作者要大。缺乏運動心臟不強壯者得心臟病發作的機會比健康者高出2倍。
8、長期服用避孕藥35歲以上女性。
9、高血脂:由于遺傳原因,或脂肪攝入過多,或脂質代謝紊亂而致血脂異常。
10、持久的精神壓力是公認的致發病的主起因之一。
冠心病的家庭護理
1、忌生氣、發怒
2、忌超負荷運動
3、杜絕煙酒
4、注意氣候變化
5、冬春季注意防寒保暖
6、不宜飲濃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7、多吃蘋果
8、保持情緒穩定
冠心病病人的飲食原則
三低三高:低鹽(3-5g)、低糖(250-300g)、低脂肪(小于10g)、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
冠心病飲食宜忌:宜飲淡茶(綠茶)、宜食水果、蔬菜、宜飲鮮奶、早餐宜進流質、忌暴飲暴食、忌高湯飲食、忌食脹氣食物。
冠心病合理飲食習慣:三餐合理分配,或餐時定時定量(早宜好,午宜飽,晚宜少)的原則;飲食忌挑食、偏食,進食宜細嚼慢咽,餐后禁忌(忌立即飲茶,忌多喝開水,忌立即喝冷飲、忌立即吸煙、忌劇烈運動、忌馬上睡覺)。
對冠心病有益食物
燕麥、大麥、高粱、粟米、玉米、黑豆、黃豆、綠豆、大蒜、南瓜、芹菜、番茄、苦瓜、大蔥、黃花菜、洋蔥、冬瓜、胡蘿卜、木耳、蘑菇、香菇、醋、鯽魚、鯉魚、海帶、紫菜、海蜇等。
生活指南
冠心病病人宜吃的五種食品:紅、黃、綠、白、黑
“紅”是一天一個西紅柿
“黃”紅黃色的蔬菜維生素A多
“綠”是綠茶,茶葉當中綠茶最好
“白”是燕麥片、燕麥粉
“黑”是黑木耳
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節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除堅持服用常用藥物外,還要備好急救藥盒、氧氣等急救物品。
2、如頻繁發生心絞痛,要及時臥床休息,并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3、堅持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如戶外散步、太極拳。但遇有驟冷、暴雪、大風等天氣變化時,要在室內運動,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更換衣服、被褥,注意保暖。
4、避免疲勞,緊張,情緒激動,盡量少參加社交活動和長途旅行。
5、提倡用溫水擦澡,以提高皮膚的抗寒能力,同時要積極防治感冒、氣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定期檢查
為及早發現冠心病,40歲以上的人應定期做以下的檢驗:
如果檢驗結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應該每年做一次或更多次血膽固醇化驗,每年做一次血壓檢查,每年做一次血糖檢查。若屬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請醫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心電圖檢查。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簡便、常用的方法。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是診斷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