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可真是得謝謝你們,給俺解決了痛苦。”做完手術安靜醒來的王大娘高興地說道。王大娘今年83歲,2025年1月3日在家不慎摔倒后出現右髖關節的疼痛,就診于東平縣人民醫院關節外科,被確診為“右股骨頸骨折”。這種骨折被醫學界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如果不進行手術治療,那么患者將會長期臥床,不僅極大可能引發肺部感染、壓瘡、血栓等并發癥,還可能永 久喪失自主行走能力,甚至因臥床并發癥危及生命。 經過慎重考慮后,關節外科醫生建議其手術治療。
王大娘屬于高齡患者,且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加之做過腰椎手術,復雜病情讓常規手術治療變得棘手,同時還意味著常規的椎管內麻醉下行手術治療可能行不通。手術究竟該如何進行?考慮到王大娘的復雜情況,關節外科醫生立即組織了手術麻醉科醫生會診。手術麻醉科副主任醫師李雷查看患者后,為患者確定了“無插管全麻”麻醉方案——采取“術中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區域神經阻滯”的麻醉方式。

“常規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是打斷患者的自主呼吸,用機械通氣代替患者的呼吸,拔除氣管導管后可能會出現咽干,咽痛的癥狀。最關鍵的是該例患者心肺功能比較差,如果使用常規的氣管插管全麻,術后她可能會出現蘇醒延遲,拔管困難,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風險。”李雷副主任醫師說道。“經過多方面考慮,我們決定使用這種新型的麻醉方式,術前于彩超引導下予以患者明確有效的髂筋膜神經阻滯,不僅能減少患者術中的靜脈用藥,而且對患者的術后鎮痛的有明確的效果。術中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式,保護了患者的肺功能,且因為術中麻醉用藥量少,蘇醒快,能實現患者早期下床,進食,排痰,使患者實現快速康復。手術一定要做,整個圍術期的安全及舒適保障也一定要做好,這就是我們麻醉的初衷。”1月5日上午,王大娘如期進入手術室,在手術麻醉科的保駕護航及手術室護理人員的配合下,關節外科醫師快速順利地為王大娘完成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一做完,王大娘就醒了過來,整個蘇醒過程平穩,安靜,無痛。為了確保王大娘的安全,王大娘在麻醉蘇醒間觀察十幾分鐘,在這短短的十幾分鐘內,王大娘不停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恁跟著俺一起受累啦,真是得謝謝恁,現在我也覺不到疼,真不孬。”王大娘精神矍鑠地說道。王大娘并不是東平縣人民醫院“無管化麻醉”的唯 一受益者,綜合考慮到患者的身體狀況及舒適化情況,近期,手術麻醉科憑借日臻成熟的新技術已經陸續為多例外科手術手術患者實施了該麻醉方式。

“手術麻醉科與外科手術科室作為兄弟科室,彼此協助,共同進步。我們一直在為最 大化實現患者的舒適化醫療共同努力,比如現在開展的這個項目,“無管化”不僅僅是無氣管插管,也包括無留置導尿管,無留置引流管等,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探索,讓患者不僅能完成手術治療,而且能舒適高質量地完成手術治療。我們不僅要減少患者生理上肉體上的痛苦,也要減少患者精神上心理上的創傷,最 大化為患者解決疼痛一直是我們的目標。”副主任醫師李雷信心滿滿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