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9-24
近日,縣人民醫院普外二科在超聲引導下完成了我縣首例頸內靜脈PICC置管術。這一技術的開展,使PICC置管技術又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成為延續雙側乳腺癌患者的生命線。
趙女士是一位雙側乳腺癌的患者,于一月前在縣人民醫院普外二科行“雙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手術很成功。術后患者因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隨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及置管溶栓術,因患者是雙側乳疾病,經腋窩淋巴結清掃后,腋窩局部組織被破壞,淋巴血液循環不良,易出現輸液后組織水腫,所以不宜在雙上肢置管,考慮到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植有濾器,不能再行下肢PICC置管術。護士長彭潔查閱資料,咨詢專家, 和醫生協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決定在頸內靜脈進行PICC置管術,并為趙女士制定了頸內靜脈PICC置管方案。
9月3日上午,彭潔在普外二科醫師牛大朋的指導下,在彩超室醫師定位下,鎖定穿刺點,很快穿刺成功,導絲送入10厘米后,難以繼續送入,她立即改變方向和患者體位,使導絲順利送入。經彩超顯示、沖管、回抽靜脈血、胸部拍片,反復確認置管成功。大家露出了會心的笑容。趙女士說:“謝謝你們,我擔心的一件事終于放下了,我還害怕讓我去上級醫院置管,我們醫院的技術真是好!”
普外二科是兩腺血管外科,乳腺癌患者是該科長期患者,她們從住院到結束化療,一般需要半年多的時間,PICC導管在她們身體里留置要半年時間。醫護人員不斷學習,PICC導管的成功率越來越高,并發癥減少。院外慕名來維護的患者逐漸增多,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好評,受到了上級專家的懇定和贊譽。
頸內靜脈PICC置管技術的開展,是繼下肢靜脈PICC置管技術開展后,該院在PICC置管領域的一項新突破。這項新技術的開展,保護了化療患者的血管,減少了頻繁的穿刺,為全縣靜療工作的發展與創新開辟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