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03
揚帆起航正當時 砥礪奮進新時代
——東平縣人民醫院2019年工作回顧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縣人民醫院躋身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提升達標單位全國300強。順利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等級評審現場評價。胸痛中心通過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是泰安市目前通過該認證的醫療機構。同時,醫院獲得“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農村癌癥早診早治項目2017—2019年度上消化道癌早診早治項目項目單位”“上消化道癌早診早治項目國家示范基地”,山東省腫瘤醫院腫瘤規范化診療基地。“全國醫療服務價格和成本監測與研究網絡監測先進機構”等榮譽稱號。
一個人感動著一座城。2019年5月7日,縣人民醫院神經內一科護士劉明真在105國道跪地救人的事跡,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醫院選送的品管圈“芙蓉圈”榮獲全國三等獎,“露珠圈”獲得山東省三等獎。該院病理科獲得山東省消化道癌早診早診病理技術競賽團體一等獎。一項項閃光的榮譽,一個個動人的事跡,無不是該院院訓“精誠、仁愛”和辦院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理念的生動體現。
沿著一項項閃光的榮譽,讓我們去回顧2019年,縣人民醫院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傾心護佑全縣80萬群眾身體健康的奮斗足跡。
黨建統領 不負韶華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埋頭苦干,爭創一流,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主題實踐,“干部作風集中整頓和大討論”、“三亮四送”等活動相繼展開。制定了《東平縣人民醫院黨總支關于加強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豐富完善“互聯網+黨建”項目內涵,落實黨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通過“燈塔黨建”“學習強國”等平臺,加強黨員思想教育。
集中開展黨性學習教育活動8次,嚴格落實黨的“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積極組織黨員開展“黨員義診進警營”“關愛老人重陽節義診”,“心肺復蘇技能培訓”,“觀看《時代楷模》”等豐富多彩的主題黨日活動。
黨旗迎風展,黨群一條心。這一年,20余名職工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6人。醫院黨總支被中共東平縣委授予“紅旗黨支部”榮譽稱號。
心系群眾 彰顯為民情懷
實施“兩免兩減半”“一站式”結算服務,在門診、住院大廳設立院內電子地圖導航和信息發布平臺,方便患者查詢。內科診區裝飾一新,布局更加合理。在檢驗科、內科、外科等診區實行了分診叫號排隊系統,推行了住院電子病歷預約復印、郵寄服務,節省了患者時間,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
這一年,縣人民醫院健康扶貧患者門診接診貧困患者461人次,為貧困病人減免費用34.6萬元。為住院貧困患者減免費用180.5萬元。另外,在該院享受扶貧優惠政策的門診慢性病患者共1108人次,優惠3.83萬元。
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健康進萬家、幸福伴我行”,“健康助力幸福東平”等系列公益活動,走進貧困患者身邊開展義診活動。打造“雙聯四包”升級版,強力推進精準脫貧、穩定脫貧。
上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項目順利推進,為彭集街道、東平街道、老湖鎮等多個鄉鎮(街道)40000余名農村居民進行了免費普查。
老年護理院住著30余名空巢老人,其中包括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是一家單純的養老機構。自我院進行托管后,我們打造成一座“醫、護、康、養”為一體的醫養結合機構。讓全縣的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該院老年護理院的醫護人員談起老年護理院時,嘴角揚起自豪的笑容。
與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簽訂對口幫扶協議。這一年,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先后派出3批11位專家到縣人民醫院坐診查房,縣人民醫院成為了泰安市幫扶的縣級醫院。充分發揮自身人才、技術、資源和管理優勢,對全縣7個鄉鎮(街道)衛生院進行幫扶援助。派出5名業務骨干分別到接山、彭集等5個鄉鎮(街道)衛生院擔任業務院長。讓人才向基層流動,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為群眾打造了家門口的健康生活。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縣人民醫院在傾情奉獻80萬東平父老鄉親的同時,還抽調業務骨干,遠赴新疆、重慶等地開展醫療幫扶工作,將我國東部地區的優質醫療資源送到了遙遠的邊疆,造福了當地群眾。
醫教相長 六大中心建設成績斐然
12月12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東平醫院揭牌,醫院由此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2019年,該院完成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45名大四學生的教學任務及209名實習、進修人員的帶教任務。
醫教相長,協調發展。借助成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東平醫院這個良好平臺,醫院醫、教、研走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癌癥中心六大中心建設成績斐然。
2月18日,胸痛中心成功開展我縣首例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腔內成型術。10月31日,胸痛中心順利通過認證,成為泰安市一家通過國家認證的單位。該院還是我縣一家國家卒中地圖聯系醫院。胸痛中心運行以來,共診治胸痛患者1191例,其中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其它高危胸痛患者162例。
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該院把三級醫院創建工作作為推動醫院標準化建設的有力抓手,在全院全面加強標準化建設。修訂了《醫療管理制度匯編》、《醫療法律法規制度選編》、《護理規章制度》、《護理崗位工作職責》等規章制度,成立了質量管理辦公室,嚴格落實四級質控體系,有力的推動了該院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的提升。
腦內血管支架植入及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分娩鎮痛技術及可視化麻醉技術、小細胞肺癌的腦預防照射、穿刺卵圓孔球囊壓迫技術治療三叉神經痛、主動脈夾層腔內隔絕術和主動脈碎栓溶栓術等一批填補我縣醫療空白的新技術、新項目相繼成功開展。
為減輕群眾的就醫負擔,為全縣群眾提供“簡、便、效、廉”的中醫藥服務,該院中西醫并重,在全院大力實行中醫適宜技術,推行中醫和西醫臨床科室會診和轉診制度,先后開展了耳穴壓豆、正清風痛寧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及中醫經絡微創治療、小兒推拿、穴位貼敷、拔罐等多種綠色診療方法。全院有192名西醫醫師報名參加了山東省第三批“西學中”培訓,該院醫師在縣、市中醫經典學術交流比賽中分獲個人一等獎和團體二等獎的好成績。中醫科和康復科分別被評為泰安市第六批中醫藥重點專科和第二批中醫藥特色專科。
以該院醫務人員擔任主要學術負責人的縣醫學會下屬10個專業委員會,開展學術活動15次。該院召開青年學術論壇兩次,護理論壇兩次。有6名醫護人員取得在職碩士學位,全院累計已有54人取得在職碩士學位。派出7名骨干醫生外出進修學習,32名年輕醫生到規培基地進行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年組織全員業務學習12次,擴建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設立內、外、婦、兒、急救、護理6個技能培訓區,培訓各專業醫務人員2000余人次。全院醫務人員發表論文42篇,出版著作3部,取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
“好風憑借力,助我上青云。”回望2019,縣人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收獲滿滿;展望2020,他們信心滿懷。縣人民醫院,這所走過43年歲月的惠民醫院,正在邁開鏗鏘的步伐,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用赤忱的仁心和精湛的仁術,為全縣80萬群眾撐起一片健康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