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平縣人民醫院成功為一例重度子癇前期的孕婦進行了剖宮產分娩?;純撼錾鷷r僅34周,體重僅有2060g。出生后重度呼吸窘迫綜合征、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新生兒膿毒癥休克、新生兒肺動脈高壓……等疾病也接踵而至,每一樣都有致命的危險,整整28天,東平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帶著該名患兒開啟了一場求生的“闖關模式”。

對于新生兒來說體重是預后的基礎,由于母親重度子癇前期,患兒孕周小,體重低,各個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尤其是肺部發育不成熟。患兒出生后便出現了呼吸困難,持續性加重,很快出現呼吸衰竭,全身皮膚粘膜蒼白,普通頭罩吸氧不能維持血氧,明確診斷為新生兒重度呼吸窘迫綜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命懸一線,在與家屬溝通后,東平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劉治華憑過硬技術順利為患兒插管,經氣管內給予PS(牛肺表面活性劑),呼吸機輔助呼吸,患兒血氧飽和度暫時維持住了。但由于患兒并發肺動脈高壓、重癥肺炎及多臟器功能損害,常頻機械通氣下患兒病情多次反復,血氧飽和度多次降到50%左右,經科室討論后給予綜合治療方案“常頻模式下疊加高頻機械通氣、多次氣管內注入牛肺表面活性劑、強心、利尿、改善循環、控制感染、輸血”等措施,就這樣經過了10個晝夜,患兒病情逐漸穩定,自主呼吸活躍,體溫漸穩定,感染指標下降,患兒順利拔除氣管插管,改為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患兒的病情牽動著新生兒科每個人的心,從孩子體位保持到護理操作,每個小操作都當成大工程,每個小細節都成為高要求,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為患兒實行精細化護理,不敢有絲毫松懈。因患兒不能進食,機體所需營養物質及全部藥物均需通過靜脈通路進入體內,由于體重太低,靜脈穿刺成了大難題,面對巨大的挑戰,醫護人員予患兒進行了PICC置管,這在我市同級醫院中尚屬首次。
可以說該名患兒能活下來就如同闖關一般,一關未過,新關又來。就這樣,從呼吸關、營養關到感染關、并發癥,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關關“應戰”關關過,整整28天,在患兒家屬的配合下,在醫務人員的努力治療和精心護理下,體重增至2490克,各項指標趨于穩定,14天后患兒順利撤機。出生15天后小家伙終于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口奶,治療28天患兒“過關斬將”重獲新生。該案例的成功救治,充分顯示了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對早產兒救治的能力與水平。
隨著全院綜合實力的提升,東平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不斷提高新生兒救治水平,2018年7月被泰安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批準為縣級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2019年12月16日危重兒童及新生兒救治中心以新的面貌投入使用,并開展了無創高頻通氣技術、有創高頻通氣技術、常頻機械通氣技術,新生兒臍動靜脈置管術,PICC置管術等多項新技術。為全縣新生兒健康成長筑起了一道“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