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2-04
1月16日,東平縣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一例復雜的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為一名膽總管結石患者實施了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將膽總管結石在內鏡下經口成功取出。
據悉,患者,男,63歲,因上腹部疼痛5天,加重伴發熱、嘔吐、皮膚及鞏膜黃染1天入院,入院后完善檢查,診斷為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并膽囊炎,給予抗炎、利膽等治療后,鑒于患者炎癥重,肝功能損害嚴重,有高血壓腦血栓病史,經多學科會診(MDT)討論后建議采用內鏡下胰膽管造影術(ERCP),在十二指腸鏡下將結石自膽總管取出。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了耐心細致地解釋后,家屬表示理解并同意該方案。
消化內科、肝膽胰脾外科、內鏡中心、介入中心等多科室進行MDT,及時安排患者進行ERCP取石手術。麻醉成功后,取俯臥位,口腔置牙墊,插入電子十二指腸鏡,可見乳頭,切開刀帶導絲選擇性插管成功,造影示:膽總管直徑約0.9cm,膽總管下段可見2枚結石影,大小約0.6×0.6cm,行乳頭括約肌小切開,應用球囊取出濃稠膽汁及2枚質硬結石,手術順利完成。術后患者無出血、穿孔、胰腺炎等并發癥,第三天患者進食正常出院。
膽管結石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而大多數都是老年患者,體質虛弱,常規手術風險較大,并發癥較多,術后康復時間較長,而ERCP-EST恢復快、并發癥少,并且是經口腔取石,體表無傷口,患者無痛苦。該院成功實施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為患者避免了外科開腹手術,減輕了病人痛苦、縮短了住院時間、節省了醫療費用,標志著該院消化內科、肝膽胰脾外科在微創治療領域取得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