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16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個“世界艾滋病日”。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營造全民參與艾滋病的良好氛圍,當天上午,縣人民醫院開展了“生命至上,終結艾滋,健康平等”為主題的宣傳活動。
縣人民醫院在門診樓一樓大廳導醫臺、皮膚科門診、肛腸科門診擺放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海報、折頁等,供來診患者及家屬閱讀。在門診樓一樓大廳和南病房樓電子屏幕滾動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識。在查體中心臨街處懸掛橫幅、設置義診臺,對過往的群眾進行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一塊塊生動的宣傳展板整齊排列,以及工作人員的詳細講解,很快吸引了很多群眾駐足觀看。通過懸掛標語、擺設展版、發放宣傳資料和義診志愿服務活動等方式,讓群眾了解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及預防措施,消除群眾對艾滋病的恐慌,提高大眾對艾滋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
通過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人們對防治艾滋病的認識,掌握正確預防知識,增強自我預防意識,倡導全社會積極關心和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營造共同參與,群防群治的社會氛圍。
免費檢測咨詢電話:0538-2552028
免費檢測地址:東平縣人民感染性疾病科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醫學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名縮寫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病死率極高的惡性傳染病。 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后,主要殺傷人體中的CD4+T淋巴細胞,使人的抵抗力逐漸下降,出現很難治愈的多種并發癥,最后導致死亡。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艾滋病的傳播方式有三種∶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性傳播∶艾滋病可通過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間、男男之間傳播。性伴侶越多,感染的危險性越高。性傳播是艾滋病病毒傳播的最主要途徑。 血液傳播∶公用注射器,輸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手術、針灸、拔牙、穿耳、紋眉等侵入人體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母嬰傳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婦女,在懷孕、分娩和哺乳時,可以把病毒傳染給嬰兒。 日常生活接觸會不會傳播艾滋病? 一般的社交活動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的,如: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一起吃飯、喝飲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使用公共設施如廁所、游泳池、公共浴池、電話機、公共汽車;一起居住、購物、使用鈔票、勞動和學習; 咳嗽、打噴嚏、流淚、出汗、撒尿也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因為唾液、眼淚、汗水和尿液中不含艾滋病病毒 。 蚊子、蒼蠅、蟑螂等昆蟲也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 怎樣預防艾滋病? 安全性行為,避免通過性生活感染艾滋病病毒:不賣淫嫖娼,只有一個固定的相互忠誠的性伴侶;如果有多個性伴侶,那么每次性交都正確使用質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險性。 注意血液安全,避免經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不吸毒;不非法賣血販血;不與他人共用針頭、針管;必須注射時,要求使用一次性針頭和針管,或者使用經過嚴格消毒的針頭和針管;不和其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膚的物品,如牙刷、紋身、紋眉針、針灸針、剃須刀等; 避免母嬰傳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感染者應避免懷孕;艾滋病感染者應避免母乳喂養。 從我國的艾滋病感染情況看:與多人發生性關系,共用注射器吸毒和非法買賣血液及血液制品是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為,一定要避免。 哪些人需要主動檢測? 發生無保護性行為、擁有多個性伴、伴侶/配偶HIV陽性、賣淫嫖娼、男男同性性行為、共用注射器吸毒、服食新型毒品、性病患者等。 性伴感染狀況不明。 多次發生危險行為,應定期檢測,建議每3個月檢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