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平縣人民醫院成功為一名超低位直腸癌(腫瘤距離肛緣僅2cm)患者實施保肛手術,為我縣首例腹腔鏡下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該手術邀請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張成海教授來院帶領胃腸外科團隊共同完成,標志著醫院在直腸癌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更多患者帶來保肛治療、提高生活質量的希望。
患者王女士,73歲,因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帶血來我院胃腸外科就診,恰逢醫院“山東省重點人群結直腸癌篩查項目”啟動實施。經一系列篩查,王女士結腸鏡檢結果顯示:直腸(距肛門約2cm至9cm處)見巨大潰瘍腫物,病理示直腸腺癌,且屬于超低位直腸癌。傳統治療方式往往需切除肛門,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生活不便與心理負擔。由于腫瘤下緣距肛緣僅2公分,如果單純切除腫瘤,手術難度系數極大。面對這一棘手病情,經北京腫瘤專家團隊多學科會診后,邀請在結直腸腫瘤治療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技術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張成海教授來院參與治療。張成海教授詳細了解患者病情,與我院胃腸外科團隊共同制定了個性化的手術方案,決定采用先進的腹腔鏡下超低位直腸癌根治術,力求在徹底切除腫瘤的同時,最 大程度保留肛門功能。2月26日,經完善術前檢查,在病理科、麻醉科、手術室全力協助下手術順利實施。術中,張成海教授憑借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帶領東平縣人民醫院手術團隊精準操作,成功克服了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諸多難點,如狹窄的手術空間、復雜的解剖結構以及對腫瘤切緣陰性的嚴格要求等。經過3小時的緊張手術,順利完成腫瘤切除,并成功保留了肛門括約肌功能,同時完成了臨時回腸造口,為術后康復奠定了基礎。術后,醫護團隊精心照料,為患者制定了規范化療、營養支持及功能鍛煉方案,以促進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預防腫瘤復發。患者恢復良好,各項生命體征平穩,逐步恢復正常飲食和活動,現已痊愈出院。為表達對醫院的感謝之情,患者家屬分別給胃腸外科團隊及腫瘤MDT辦公室贈送了錦旗和感謝信。

張成海教授表示:“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是對醫療技術和團隊協作的巨大挑戰,通過此次手術,我們不僅為患者保留了生活尊嚴,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今后類似病例的治療提供了參考。”胃腸外科主任林江表示:“我們將繼續加強與國內頂 尖專家團隊的合作,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為更多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同時,也提醒廣大市民,直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若出現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此次手術成功標志著我院胃腸外科治療直腸癌的水平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東平縣人民醫院將持續關注結直腸腫瘤治療領域的前沿技術,不斷探索創新,以真誠之心、精湛之術服務于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