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27
2021年10月,作為一名山東省第十批援疆干部,董源濤告別親人,帶著組織的重托,滿懷期待與熱情,義無反顧來到祖國西北邊陲——美麗的新疆喀什,在岳普湖縣中醫醫院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來到岳普湖,董源濤很快投入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計劃。在董源濤的帶領下,醫院實現技術先行,規范操作,醫學影像學圖像質量和影像學診斷水平大幅提升,為當地百姓提供更精準、高效、優質的影像服務。
岳普湖縣中醫醫院是以傳統維醫為主,集教學、預防、醫療為一體的綜合二級醫院,影像科工作人員相對年輕,醫、技人員大部分為初級職稱,知識結構、技術能力及診斷水平都有待提高,面對如此情況,董源濤主任深感責任重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提高醫院科室醫務人員的醫療水平和整體素質是他的一個既定目標。在岳普湖院領導、影像科領導的支持下,積極開展帶教幫扶、新技術開展等工作,規范醫學影像檢查,提高圖像質量、提高影像診斷水平。他每天帶頭堅持業務學習,定期在微信群發布各種專業知識、文章;每周定期組織圖像質量討論會,選取典型病例,協助大家建立優質醫學圖像的概念,分析不合格圖像產生的原因,討論提出改進措施,鼓勵大家踴躍發言,在釋疑解惑中提升整體業務素質,提高科室學習的積極性。
“董源濤主任技術精湛,業務能力強,他把每一次影像檢查都一絲不茍,工作中不急不躁、認真沉穩,他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岳普湖縣中醫醫院的同事們這樣評價他。
援疆2個月來,他共開展科室業務培訓和講座4場次,主持影像科圖像質量討論會6場次,積極推動放射科技師、醫師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并結合一對一帶教形式指導放射科技師、醫師執業技能培訓考核,提高科室整體專業技術水平。
根據山東省援疆工作指揮部要求,結合援疆的實際情況,援疆指揮部啟動了干部人才援疆“青藍工程”,實施“1+X”師帶徒模式。董源濤和當地醫院3名(1醫師和2技師)建立了師徒幫帶關系,作為一名“嚴師”,他高標準嚴要求,把自己的所學所知傾囊相授,他期待著“徒弟”們順利通過考試、考核,盡快提升放射科技師隊伍知識和技能,加強科室人才梯隊建設。
影像精準技術先行 技術精準規范先行
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醫學影像技術將成為救死扶傷的重要手段。而在工作中,董源濤發現岳普湖縣中醫醫院放射科缺少技術操作規范和圖像質量控制標準,于是他參照中華醫學會放射科管理規范及質量控制標準, 根據自己二十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并結合醫院的實際,利用業余時間,為影像科技術人員制定了DR、CT技術操作規范和質控標準,填補當地醫院的空白。
規范、制度、標準不能只停留在紙面上,更重要的是指導和規范人的行為。董源濤放棄周末和下班后的休息時間,對影像科同事進行培訓,提高科室人員對新制定制度規范的知曉,并在工作實踐中帶頭遵守、嚴格執行,使影像科各項診療工作進一步規范,為岳普湖中醫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受到當地醫院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經過近2個月的努力工作,醫院放射科業務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得到了醫院領導、及有關科室的認可和贊許,12月8日,董源濤被岳普湖縣衛健委任命為岳普湖縣中醫醫院業務院長、影像科主任,他決心帶領科室在診斷和技術水平等方面再創新高,為當地百姓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影像技術隊伍”!
11月中旬以來,面對嚴寒,但董源濤卻沒有退縮,董源濤和所有援疆干部用山東人特有的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風、良好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的工作素養沖鋒陷陣,為防疫工作奉獻了一份力量,董源濤和志愿者們一起參與義診活動及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
在他心里還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下一步他將面臨岳普湖中醫醫院的綜合評審工作,他將認真梳理醫院等級評審要求,建章立制、細化落實和新技術的開展等方面著手,幫助醫院繼續提升質量、安全、服務、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當談及援疆的目標與計劃時,作為一名老黨員,董源濤回答:“沒有太大目標,只希望盡我所能對這里有所幫助,不要白來就可以。”他將繼續在援疆之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醫者之愛播撒新疆,為護佑新疆百姓的健康,潛心耕耘,砥礪前行!